语言选择: 简体中文简体中文 line EnglishEnglish

公司动态

6686体育2024-07-30

  6686体育从2021年7月至今,我市已经历了酝酿并推进“六大工程”的三年时间。其间,江门抖擞精神,气象日新,逐渐积起破局之势,聚拢胜局之心。

  2021年7月,“六大工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开始酝酿;当年11月,市委十三届十六次全会首次提出“六大工程”;12月27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进一步对“六大工程”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一轮决策谋划的意义非同一般——基于江门自身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现状短板和区域发展态势等,心怀“国之大者”,进一步优化和明确了江门的发展定位,厘清了发展思路和目标。在此之前,江门历经了在全省发展位次连续下探的瓶颈期。因此,此次“定位”的调整、优化,对江门有着破局的重要意义。

  伴随着“六大工程”的持续深入推进,侨乡各项事业呈现关键性转折性的全方位变化,高质量发展必将芝麻开花节节高。撰文/唐达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关键阶段。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四次亲临广东视察,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大湾区建设,赋予广东重大机遇、重大平台、重大使命。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落脚点。

  把时针拨回到三年前的盛夏。当时,刚刚履新江门的市委书记陈岸明,马不停蹄奔赴各县(市、区)以及重要发展平台、重点工贸企业等考察调研,多次召开工作专题会、座谈会,分析研究江门发展形势,对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系统谋划。

  2021年11月初,江门市委十三届十六次全会召开,首次提出“六大工程”,强调要主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大力培育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主动参与大湾区区域深度分工合作”。一个多月后6686体育,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市委作出了“1+6+3”工作部署,奋力构建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综合两场会议来看,决策的逻辑更加清晰:把江门发展摆进全国全省大格局、大坐标中谋划推进,在江门同大湾区和广东、同全国和世界的关系中看问题,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江门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制定未来改革发展的政策方略,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这种逻辑,在“六大工程”中体现得更为具体:“科技引领”工程,就是要在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中担当作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现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明显跃升;“工业振兴”工程,就是要承担起省委、省政府规划发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目标任务,勇当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园区再造”工程,就是要高水平建设全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可连片大规模开发的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打造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港澳融合”工程,就是要牢记服务港澳初心,打造对接港澳桥头堡,主动拓展与港澳合作深度广度,携手港澳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侨都赋能”工程,就是要充分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在联系服务全球6000多万华侨华人中体现侨都担当,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人才倍增”工程,就是要积极参与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建设成为集聚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的国家重要人才战略支点城市。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从“国之大者”看“六大工程”,其背后折射的,是江门善用辩证思维谋划改革发展的智慧和能力,是江门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

  春华秋实,不负耕耘。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深入推进“六大工程”,开创巩固向上向好的发展新局,侨乡各项事业呈现关键性转折性的全方位变化,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2年,江门全年GDP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创建市以来最好排位,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30多项工作居全省前三或考核优秀,办好办成一批事关全局的大事要事。

  2023年,江门工业发展呈现标志性提升,全面完成“四个千亿”发展目标,经济总量突破四千亿6686体育,新招产业项目投资超两千亿,成为全省第六个工业投资超千亿地级市,新会跻身千亿GDP强区,打开了加速崛起、赶超跨越的上升通道。

  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离不开我们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六大工程”的战略定力,更需要我们乘势而进、优化提升“六大工程”的战略主动。江门市委一体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纵深推进“六大工程”。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江门牢牢抓住大湾区建设这个“纲”,纵深推进“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以大广海湾经济区为突破口参与新阶段大湾区建设,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有效激活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聚焦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江门纵深推进“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坚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担当全省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主战场。

  聚焦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江门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人才链,纵深推进“科技引领”“人才倍增”工程,锻造区域战略科技力量,强化教育人才支撑,推动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六大工程”是系统性工程,必须整体性推进6686体育,目标是赋能侨都高质量发展。赋能的成效,近一年多来加速呈现。比如,在优化提升“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方面,江门成功举办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等重大活动,全国首个RCEP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动工,全国首部促进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的地方性法规出台实施,华侨华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江门巡回审判法庭等法律平台建设运营,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改革获国家发改委通报肯定;在优化提升“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方面,江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成为大湾区唯一省重点支持建设主平台,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的3个先行启动区全力打造“万亩千亿”产业平台,新能源电池、硅能源等特色产业园率先破局,中创新航、隆基绿能等超百亿元重大项目落户,安全应急产业园入选“国家队”,“百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在优化提升“科技引领”“人才倍增”工程方面,与港科大共建的江门双碳实验室获批建设粤港碳中和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成为大湾区首个“双碳”领域的粤港联合实验室,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江门应用示范基地加快发展,中国—太平洋岛国防灾减灾合作中心启用,智慧安全应急联合实验室正式运营,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明显跃升;等等。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6686体育,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五周年。

  连通深圳的深中通道已于6月30日通车,连通港珠澳大桥的黄茅海跨海通道也将于今年底建成通车,江门迎来“双通道”黄金机遇,区位优势将实现历史性突破和提升,比较优势将充分释放,“六大工程”深入推进将拓展新的增长空间。

  立足当下,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抓住“大桥经济”历史机遇6686体育,立足全国全省大局加快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推进港邑绿色产业园、深江经济合作区、中国—新西兰“两国双园”项目,打造大湾区粤港澳合作新的国家级平台,形成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华侨华人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在扩大开放中强动力、增活力,打开发展新天地。

  我们必须做实“大桥经济”文章,全面融入大湾区中心城市产业创新圈、资源配置圈,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集中资源壮大具有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硅能源、新型储能、低空经济、传感器、海洋牧场、安全应急、数控机床、盾构机、智慧农机、水经济等十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用好辩证法,在“稳”与“进”中找空间,在“立”与“破”中谋发展,在“量”与“质”中育新机,在短板中深挖潜力板,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增强拼抢意识,在每条赛道上敢闯敢干、加力加速,善做“无中生有”“小题大做”的文章,不断夯实江门现代化建设硬实力。

  着眼未来,江门市委已明确目标,要加快实现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朝着5000亿关口奋进的目标,“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奋力实现GDP等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加速迈入万亿GDP城市行列”。

  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今天的江门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迎来跨越赶超的“破茧”时刻。

  我们自当心怀“国之大者”、感恩自强奋进,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乘势而为、拼搏进取,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久久为功、纵深推进“六大工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门实践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