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6体育六月的清华园绿草如茵,有一支队伍脚步坚定,将从水木清华走向大江南北、走进大国重器、走入工程一线。他们是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第二批开展专业实践的工程硕博士生,在学校完成一至两年的课程学习后,将在企业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在干中学、事上练,以青春之火淬炼真本领6686体育。
习指出,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
清华大学有着优良的工程教育传统。上世纪五十年代,清华大学倡导“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开创了“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培养新时代的“红色工程师”?如何作好工程教育时代命题的清华答卷?
2022年8月,清华大学成立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以下简称“工程师学院”),是首批18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单位之一。工程师学院以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以下简称“专项”)为切入点,聚焦国家战略急需,围绕12个关键领域,协同30余家企业、6家国家实验室、3个国家创新中心开展有组织联合培养,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新时代“红色工程师”培养体系。
在加快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的征程中,如何坚守课程建设“主战场”、打好课堂教学“阵地战”,是保障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中之重。
为了在课程育人过程中强化系统思维、工程伦理、国际视野、可持续发展等理念6686体育,工程师学院以工程需求为导向,特别设置了卓越工程师职业素养模块课程,目前已开设“工程领域前沿讲座”“工程伦理”“系统工程”3门必修课程及“工程经济学”等多门选修课程。
“‘工程伦理’是工程学科领域一门重要的通识课程。通过伦理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和处置能力,当学生成为工程师后,能够以负责任的行动维护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工程伦理”授课教师雷毅说,“卓越工程师不仅要专业知识扎实,更要忠诚于事业,要有理想、有情怀、有格局。”
“在我的课堂上,一开始我就会抛出一个实际的工程场景,以此为案例请大家思考。”工业工程系副教授、“工程经济学”授课教师白茜文说,“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是解决复杂问题,所以我尝试通过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同学们主动去思考一些工程经济学原理6686体育,而这些原理都是解决复杂工程项目中的经济性评估问题时所需要的。”
在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清华课堂中,以工程问题为主线、以实际案例为载体的课堂设计并不少见。2023年4月起,工程师学院按照教育部安排,以“一校牵头、多校协同、校企共建”的模式,开展核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和网络安全3个关键领域的核心课程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首批38门核心课程建设。其中,核科学与技术关键领域的核心课程“工程应用中的核辐射物理及探测”就包含大量的工程一线案例,这门课由清华大学工物系教授、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杨祎罡牵头建设。
“我会尝试在原理和实践案例之间建立更多联系6686体育,理解底层原理才更有可能在实践层面产生颠覆性创新。”杨祎罡说,“同时,我们也会主动和企业沟通,向企业了解学生入企后会面临什么样的课题或者应用场景,再将其提炼为课程案例在课堂中进行讲授。”
“课,就是创造活动的源头,就是教育信念的萌发园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评价课堂的意义,精心打造的课程教学将浇灌一批又一批专项学生的工程梦想。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清华和联培企业的“双向奔赴”,工程师学院建立校企协同的“四共”“四通”机制,让产教供需双方直接见面、有效匹配、共融共进,力争与企业携手跑好卓越工程师培养“接力赛”。
学校成立工程师学院理事会,凝聚起校企协同育人的合力;成立校企招生工作组,引入企业专家力量把关生源质量,推动“工程项目”为牵引的招生选拔;成立工程师学院教学委员会,邀请院系、全国重点实验室及企业专家加入,共同指导学院培养工作;成立工程专业学位评定分委会,不断明晰以工程技术创新性、工程应用价值或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为核心的工程专业学位评价理念。
科技合作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是校企协同的鲜明亮色。2023年12月,清华大学与中国大唐集团成立绿色与智慧能源技术联合研究院,围绕能源领域开展研究,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校企协同育人。
专项学生接受校企导师共同指导,企业导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何真正将实践水平高、指导能力强的导师选拔出来?学校不断完善工程专业学位博士生指导教师遴选要求,强调工博导师应具备重大工程经历,严格落实校企导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优秀的导师培养卓越的工程师。同时,建立企业导师信息库,一线位。
“企业导师的必备素养一是政治素质过硬;二是综合素质优秀,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三是热心育人工作,甘为人梯,奖掖后学。”大唐集团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心常务副主任、大唐集团科研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院长李国华说:“大唐集团通过申报、审核、答辩等环节遴选企业导师。在进行导师学生配对时,还要根据企业导师科研项目和专业方向,结合学生专业、校内导师研究方向、校企地域分布等因素,一人一策精准配对。”
“2023年,我成为清华专项博士生的企业导师。为了落实学生高质量培养目标,我所在的石油化工研究院专门成立工程硕博士培养工作组,定期开展专业学习进度和项目执行进度对接工作。”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总工程师、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长杨卫胜介绍:“从学生入学开始,我作为企业导师多次和清华导师沟通协商学生培养相关事宜,我也结合新能源材料重大需求,和清华导师共同帮助选定学生的研究课题。”
如何更好帮助企业导师适应新角色?工程师学院积极举办校企导师研修会,探索校企导师研修内容与形式,开启“校企导学思政”试点工作,设立导学空间,举办“卓越·微沙龙”搭建校企导学互动平台,传递清华“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中石油国际管道公司副总经理张鹏说:“在导师培训班上,我学习了解到清华的育人经验。作为企业导师,从思想认知上、育人技巧上、课题研究等方面都做了充分准备6686体育。”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创新公司副总经理杨琳谈到:“校企导师共同指导可以实现‘1+12’的效果。通过参加导师培训,我系统学习了清华关于研究生培养的政策要求、指导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清华大学正在成为各种创新要素发挥集聚效应的广阔平台,迸发出卓越工程人才培育的澎湃动能。工程师学院与联培企业携手站立在起跑线上,以昂扬姿态,为培养更多卓越工程师而奋力冲刺。
如何避免“工程”与“工学”培养同质化?专业实践是关键——在真实的工程场景中树立工程观念、提高工程意识、涵养工程文化。
工程师学院落实“工学交替”培养模式,2023年,100余名专项学生进入企业开展专业实践,项目分布75家单位、16个省市。一年的时间中,同学们努力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这就是大国重器!”回想起第一次站在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反应堆厂房门口,面对这个庞然大物时的场景,2022级专项硕士生何磊依然心潮澎湃。2023年9月,何磊进入石岛湾核电站进行专业实践,开展关于高温气冷堆燃料装卸系统优化研究。“入企专业实践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的,直接接触到企业的业务和流程,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提前适应工程师的角色。”
“大山中的这片现代化厂区,凝聚着先辈工程师们建设祖国的热情。”2023年8月,2022级专项硕士生王泽铭奔赴陕西洋县大爷山下的小山沟,这里藏着我国第一座采用离心法生产浓缩铀的工厂,中核陕铀,代号“405厂”,“我的研究方向是对级联中的电动调节阀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我的论文题目和专业实践的内容高度匹配,我希望自己的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对现有控制系统进行改良。”
“在学校学习和在企业实践不一样,最大的差异在于面对问题时更加注重工程实际。”2022级专项博士生李杭龙说,他正在嘉峪关中核四0四公司开展专业实践,这里是“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入企实践使学生有机会广泛接触工程实际,对于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我的课题就是针对航空发动机的数字化这一‘卡脖子’问题的。”2022级专项硕士生杨郁豪说,他正在位于西安阎良的航空工业试飞院开展专业实践,这是我国唯一经国家授权的军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等航空产品国家级鉴定试飞机构。他说,“把自己的理想融入祖国的前途命运,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奋斗的才是卓越工程师。”
据了解,工程师学院面向专项试点企业开展科研项目征集,组建校企联合培养科研项目库,包含拟研或在研项目600余个,依据关键领域能力需求,为学生进行项目匹配,鼓励学生深入重大工程现场、参与解决“卡脖子”问题。工程师学院还发起“卓越·启航”系列实践,组织专项学生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甘肃玉门油田、深中通道等大国重器一线,将“大思政课”开至工程前沿。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专项学生们怀揣着埋头工程的笃定,坚守着创新开拓的决心,踏上卓越工程师的成长之路,在解决问题中磨砺真本领,在提升能力中解决真问题。
清华大学副校长、工程师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姜培学说:“工程师学院将持续做好工程硕博士人才培养,加强校企导师、师资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强化工程实践环节与校企合作,提高学生专业实践和解决真问题的能力,完善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控机制,保障工程硕博士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满足党和国家对卓越工程人才的需求。”
前浪奔腾澎湃,后浪生生不息。第二批两百余名专项学生即将入企开展专业实践,首批专项毕业生的十位同学已与联培企业签订就业协议、选择继续深耕工程一线。
“爱国奉献、追求卓越”,卓越工程师培养追求的“卓越”终要体现在对国家、对民族的卓越贡献上。清华大学将继续发扬清华工程教育优良传统,探索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新范式,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电 话:400-193-2158
传 真:400-193-2158
手 机:1350051966
邮 箱:yx-fs@163.com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6686体育·(中国)官方网站